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走在文化渔业的创业前沿

吴建平 郑家平

随着人们对衣食住行有形消费向着更高层次精神领域的文化消费提升,作为我国四大淡水湖之一的千岛湖更是引领着这股潮流,成为中国鱼文化发展和传播的先行者,各类鱼文化现象在千岛湖的风生水起。千岛湖不仅有被中外名人政要所喜爱的大型渔业生产秀“中华一绝—巨网捕鱼”,也有每年不断举行的“千岛湖有机鱼文化节”、“放鱼节”、“国际鱼拓大赛”、“国际钓鱼比赛”、“全国淡水鱼烹饪大赛”等,在有形的鱼身上,描上了一个个文化符号,增添了无穷的文化品牌魅力,不断彰显着千岛湖在中国渔业文化产业发展方向上的巨大推动力。但,如何通过创新创意,探索出文化渔业实体发展平台,淳鱼人又在新的征途上。

 

引领国际鱼拓事业欣欣向荣

 

鱼拓起源于中国,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态,在民间流传。为传承鱼文化,2008年千发集团成立了第一家千岛湖鱼拓社,延揽国际民间一流的鱼拓传人入社,收集国内外鱼拓精品。千岛湖鱼拓社先后创作了千岛湖《青鱼王》、《鳜鱼王》、《江雪》、《九鲤朝阳》等鱼拓作品千余幅,作品还代表中国鱼拓艺术精品多次在国内外参展,受到各国鱼拓艺术家的好评。历时三年的《千岛湖锦鳞图》创作,汇聚了社会各方力量和智慧,它全长34.8米,高1.04米,汇集了千岛湖102种鱼类188条,诗词百首,印章110方,是目前全球鱼拓作品中单幅面积最大、图卷最长、鱼类最多的鸿篇巨作,体现了当今鱼拓艺术的最高水平。以此为契机,千岛湖建立了中国第一鱼拓展业网站“中国鱼拓网”,实现了全国鱼拓艺术信息的线上交流,积极开展鱼拓创作交流活动,多次在千岛湖举办国际鱼拓艺术作品展,并且多次邀请日本、韩国鱼拓社社长和中国鱼拓大师进行现场鱼拓制作和艺术交流,吸引众多鱼拓艺术爱好者聚集与切磋艺术。近几年来,千岛湖不断邀请国内外高手来千岛湖进行鱼拓创作,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受这些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鱼拓艺术家的影响,全国鱼拓艺术人才和技术都不断向千岛湖集中。中、日、韩在文化传承上有许多共通性,一些艺术形式也多是中国文化传播发展的结果,鱼拓也是如此,目前在国际上已涌现出了许多非常著名的鱼拓艺术大师,鱼拓作为一种源于自然之美的艺术形式目前也进入到了方兴未艾的艺术品收藏市场,千岛湖成为“国际鱼拓艺术集散地。2011年6月27日,经民政部、农业部的审批,中国鱼拓专业委员会在千岛湖成立,此举进一步加快和促进中国鱼文化和中国鱼拓艺术的传播和发展,会员人数也与日俱增。至此全国鱼拓艺术创作氛围日益浓厚,各种鱼拓团体和个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中国鱼拓大师杨阿永在终南山下建立鲁艺鱼拓社,其作品被国内外名流争相收藏,多年来,他行走国际间进行民间鱼拓艺术的交流与创作,他本人也是千岛湖鱼拓社的首任社长,目前是中国鱼拓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静水鱼拓社由山东的李世新创立,他是中国鱼拓专业委员会的理事,在国内外的各类大型钓鱼比赛和大型渔具展览会上,李世新都会亲自参与其中,为鱼拓艺术在各种相关领域的普及做出了贡献。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的胡首庆在法国卢浮宫进行了鱼拓作品展,被国外多家媒体和中国CCTV新闻联播争相报道,为鱼拓的国际化交流开拓新局面。在宁波由中国鱼拓专业委员会理事组建了鱼拓学校,千岛湖的职业高中也开设了鱼拓专业班。全国鱼拓创作和交流进入入快速发展期,参与人数更多,作品质量更好,收藏者群体更大。2011年,千岛湖举行了“首届国际鱼拓大赛”,中、日、韩三国鱼拓艺术家同场竞技,成为鱼拓艺术的一次盛会。到目前为止,大赛共举办了四届,共收到来自国内外14个省市鱼拓艺术家的作品近千幅,参赛人数和 作品数量越来越多,参赛作品技艺水平呈现传承和创新的趋势,作品艺术效果提高显著,拓功上更加老练与细腻,与传统书画结合的更为自然与协调,不乏独具一格的创意作品,极大丰富了鱼拓艺术内涵。千岛湖已成为全国鱼拓艺术品展示和对外出售的一个窗口,而收藏爱好者的不断热捧已使千岛湖鱼拓艺术品成为收藏品市场新宠。与原有的“食用”价值相比,制成的鱼拓作品作为艺术商品有很好的溢价性,真正实现了从“吃的鱼”到“文化鱼”转变,这也成为千岛湖渔业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方向。

 

创新兴建休闲渔业公园

 

茂盛的湖区森林植被环境,美化了湖区,使千岛湖荣获了“绿色千岛湖”的美称。人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聆听悦耳的鸟鸣和阵阵松涛声、湖水拍岸声,如入禅境。在这山青水秀的湖畔,设立中国第一个休闲渔业公园“千岛湖钓鱼岛”,是千发集团又一个战略性举措。千岛湖钓鱼岛位于千岛湖镇城中湖水域湖边,紧邻千岛湖景观大道,水陆面积130公顷,2006年开始投资建设,设有国际钓场、千岛湖品鱼馆、游钓艇俱乐部、鱼拓体验中心等项目,其特点是水域大、功能全、景观好、配套完善、交通便捷的自然水域国际钓场,是千岛湖唯一的吃鱼、赏鱼、钓鱼、购鱼、休闲的城市旅游景点。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文化创意,休闲渔业公园的发展上提出了“1148”核心竞争力模式。第一个“1”指的是中国餐饮名店,千岛湖品鱼馆以淳鱼为主要原料,结合各种烹饪技法,形成在国内餐饮行业的独特竞争力。第二个“1”是中国名厨,品鱼馆内的大厨以争取中国大厨荣誉为目标,打造高水准的鱼肴烹饪技术水准,目前已有中国名厨一名,多位大厨获得各类高级厨师荣誉。“4”是指四大专利,“千岛湖淳鱼头”、“古城鱼头”、“大锅烧大鱼”、“体验式巨网捕鱼”四个专利的获得,使千岛湖休闲渔业获得了更大的技术支撑,形成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独霸一方。“8”是指“八大中国名菜”,这八大中国名菜荣誉的获得使千岛湖钓鱼岛休闲渔业区块的餐饮从一道鱼头品牌菜肴升级成为一桌鱼肴宴席的新阶段。

 

休闲垂钓也是渔业发展中的新领域,是集渔业、科普、旅游、观光、健身、娱乐、休闲为一体,是一种通过对渔业资源、旅游资源、环境资源和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把现代渔业和休闲、旅游、观光及湖泊与渔业知识文化的传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一、二、三产业的相互结合和转移,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千岛湖钓鱼岛适时地推出了四届国际钓鱼比赛,扩大了影响力,千岛湖钓鱼岛已成为游客垂钓的休闲。特别是首届钓鱼比赛上,吸引了来自国内外500余名选手,在秀美的千岛湖畔同台竞技。作为垂钓运动的项目延伸,千岛湖钓鱼岛整合了古城鱼影的3D鱼文化展示馆、体验式巨网捕鱼、休闲皮划艇、亲水体验、环保放生等内容,成为一个集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的鱼文化汇集景点。不久之后,千岛湖首个“众筹”完成的千岛湖船吧将对外开放,千岛湖钓鱼岛积极融入“互联网+”的新常态中。兴起的千岛湖渔业休闲公园从荒芜走向内容充实、经营体系完善的热闹的渔业新业态。

 

创意启动全国首个“鱼博馆”

 

2007年,千发集团探索建立淳鱼 荟萃鱼千岛湖文化展示中心,2012年以来,依托集团拥有的以文化为统领的养、管、捕、加、销、烹、旅、研完整的渔业经营产业链,我们一时到需要发展新的业态提升渔业旅游新模式,于是提出了建设中国首个“鱼博园”的构想。项目目标是打造华夏鱼文化博览城、国家文化创意基地、中日韩鱼拓创作基地、中国鱼文化创意馆、中国渔业休闲旅游馆、中国湖泊渔业科技馆,建成鱼文化创意产业有档次、有特色、有吸引力的旅游主题园。与淳鱼荟萃的经营方式对比,从简单地卖土特产变为卖文化;从卖实体产品过度到销售门票;从观光型旅游形态过度到体验型旅游形态,形成千岛湖主题性、文化性、参与性的特色鱼博馆。

 

“鱼博园”以“鱼水”为主题,围绕“与鱼共翔千岛湖、同鱼共饮一江水”开发理念,以文化创意为先导,以千岛湖渔业文化为基础,接轨旅游市场,集鱼文化、体验、休闲、旅游、展览、教育、科技与文化交流为一体的,中国首创的鱼文化休闲旅游主题馆。为了适应新的旅游消费特征,突出鱼水文化主题,充分展现千岛湖的特点,项目着重从鱼化石、大鱼观光、鱼拓精品、鱼头人等板块,整体勾画出“鱼博馆”项目的轮廓, 探索带动鱼文化富丽乡村富丽乡村建设,不仅要美丽而且要富有,而富有需要靠产业来带动,依托千岛湖渔业产业积淀、产业背景和品牌优势,与“富丽乡村”建设的自然资源结合,将民风民俗、农耕文化的融汇一体,依托鱼文化结合开创鱼文化体验和观光,拟开创一条村企合作的“富丽乡村”新兴之路。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带薪休假制度的逐步推行,人们旅游的形式、目的地已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相比往年的湖区观光“一门独大”,近年来的千岛湖畔“全县景区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乡村旅游和骑行、登山、垂钓、马术、水上运动等特色旅游人数占到70%。依托一湖秀水环湖生态区的核心优势,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到了井喷发展期,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培养和挖掘休闲农业鱼乡村旅游文化元素,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通过全面展示淳安的地方文化内涵,借势完善的千岛湖大湖区旅游的平台优势,助推千岛湖鱼文化村旅游新业态。

 

千发集团在数十年的渔业经营中,已经形成了包括鱼文化、船文化、民俗文化和地方历时文化为内容,以鱼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发展概念体系。2015年起,千发集团与鳌山村合作,决定通过鳌山村的民居和生态环境等资源发展“富丽乡村”建设项目,以企业化运行为手段,通过市场化的运作,不仅形成一个以鱼文化为内容的文化产业新休闲度假产业区块,更为鳌山村的升级转型,使当地百姓从美丽乡村过度到富裕乡村的新阶段。以自然资源为依托,建设骑行步道,修建村野村貌观光之路,辅以亭台楼阁相连接。以鱼文化为依托,建设鱼市一条街和主题民宿,实现鱼文化和渔民生活场景的体验观光。以民俗民风为依托,建设采风楼、农家风味馆等,使全村处处是景观,处处有内涵。以农耕文化为依托,开发农事体验活动的精品区域,将渔业和农业的生产环节转化成趣味性强的各种参与性项目。一个鳌山乡村,成为一座功能齐备的民宿体验区,以现代酒店经营管理理念,推动乡村旅游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淳安具备1800多年的历时,底蕴深厚,而鳌山将成为千岛湖渔业文化的集中展示点,他是一座有文化的乡村,也是一座有文化的博物馆,让 游客在鳌山住宿和游玩的过程中,处处感受千岛湖的文化气息,同时通过野奢度假综合体的形成,形成一个有趣的乡土游乐场,打造出一座具备现代感的鱼文化主题庄园,提供游客田园般的品质度假生活方式。

 

目前,以富丽乡村建设为背景,千发集团已经正式派驻团队介入设计和建设,结合现有村落资源特色,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具备主题的乡村田园、渔民部落、渔家风情、民俗乡愁  四大板块。通过替身改造现有建筑、景观风貌,引入乡村休闲业态,营造乡村的民宿风情,局部选当地老宅进行主体化特色改造,替身村落民俗文化氛围。同时结合现有的竹林、山地、农田、桑园及枇杷园等进行整体勾画,打造体验性农业项目,寻找久违的乡愁。还原鱼文化的本真和原有特色,体现千岛湖鱼文化的核心特色,树立鱼文化旅游品牌,对传统民居进行深入的鱼文化植入,结合水景观和休憩空间的设计,构建一个鱼文化主题街区和渔家夜景欣赏区,将垂钓、捕鱼和渔民体验有机融合到游程中去,做足文化体验。融汇商业、旅游、文化、休闲、度假、产业,六位一体,以休闲度假为主导,以千岛湖鱼文化为灵魂,以产业发展为带动,以乡村生活为根基的有文化、有情调的富丽乡村“鳌山渔民部落”正在逐渐形成。“互联网+”是线上线下互动的O2O联动机制。通过IT技术的引入,鳌山将同步建立开放的民宿网络交易平台和农产品线上交易平台。

 

外延开启鱼头人新天地

 

鱼头人的最初创意来自于一次法国鱼头人艺术的千岛湖表演。2014年12月,法国鱼头艺术家安娜·凯瑟琳应千发集团的邀请来到千岛湖,进行《淳鱼故事》鱼头艺术作品现场创 作,这是法国鱼头人艺术“嫁接”千岛湖淳鱼的第一次。安娜是全球第一个鱼头艺术创意人。在她的作品中,主人公都是那些穿着她做的衣服、身处她自己搭建的布景中的鱼。她在这个小世界里拍摄,不作数码修改,也不使用特技,简单地表达自己对消费、环保等理念。千岛湖在中国大江大湖中位居优质水源之首,盛产上百种淡水鱼,这为安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空间。引进法国鱼头艺术家,将艺术的鱼头和品牌的鱼头融合创新与发展,逐步将其形成鱼头文化艺术为主题产品体系,这是千发集团的一个目标。2015年,安娜将在千岛湖分两阶段进行历时4个多月的创作,有许多与千岛湖本地生活相关的故事将被融进安娜的作品中。借助安娜鱼头人艺术的奇迹和内容积累,2015年5月,千发集团与杭州慕青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进行了合作洽谈并决定共同成立杭州千岛湖鱼头人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杭州慕青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初创的文化创意公司,目前在杭州之江国际旅游度假区内办公,依托中国美术学院艺术氛围和人才优势,专注于文化创意设计,工艺礼品和艺术品的开发与推广。通过这次跨界合作计划的展开,千发集团将通过利用学生们的人才队伍的背景,有更多新创意和产品来丰富千岛湖鱼文化文创产品的市场。而企业的美院背景也为鱼文化具备了更多的资深文化艺术智慧的支持,另一方面,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利用千岛湖鱼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还有安娜鱼头人延伸产品开发,千发集团拟以鱼头人动漫世界、鱼头人文化工艺品馆等业态形式实现产品的开发,并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网络整合,实现全国性鱼文化创业产品的全国性推广和销售。


建议ie6.0 1024×768分辨率以上浏览本站 备案序号: 浙ICP备1403834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