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第一次学鱼拓
白净宣纸上,游弋着红色鲤鱼和鲟鱼栩栩如生的身影,旁边还拓有几株水草,这是鱼拓大师刘毅老师共花了四天时间创作的作品《鲟鱼》,看到实物让人立刻感到了鱼拓的巨大吸引力。这不,咱们钱报小记者的千岛湖之旅,特地请来了鱼拓大师刘毅教我们制作鱼拓。
在见到刘老师后,我们惊讶于做鱼拓的工具竟是如此简单:颜料、宣纸、泡沫板、吸水纸、刷子。接着刘老师开始给我们示范,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需要这么多道工序啊!挤色、调色、上色、拍色、换纸……看得我是眼花缭乱、手足无措了。刘老师示范完后,我们开始笨手笨脚地实践起来。学着刘老师的做法,我先挤出黑色、赭石、土黄等要用到的颜料,用刷子把黑色和赭石这两种颜色混在一起,形成渐变色,先涂好鱼的背部。再用刷子把黄色和土黄混在一起,涂到鱼的身体上。最后用白色涂鱼的肚子,并把很容易遗漏的鱼鳍也涂好。
上色步骤完毕,接下来就是换纸步骤。先把鱼的身体抬起来,换上新的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拓出了一条鱼,不过头部上水太多,所以我们拓的鱼目光呆滞、无精打采,幸好,鱼的形状算是出来了。再看刘大师拓的作品,我不禁心里哀叹:这就是大师的手笔,这就是技术,这就是差距啊!
虽然我的作品不那么出色,但我视若珍宝地把它收好,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鱼拓艺术,这真是一门古老又独特的艺术,通过近距离的接触,我了解了制作它的不易,感受到了它的魅力!
闻涛小学401班 卜陈熙
好玩的鱼拓
千岛湖是著名的鱼乡,这里有94种不同的鱼类。如今这些鱼不仅在水里游,还能在纸上游呢!这就是鱼拓。
在千岛湖的钓鱼岛上,我们一行小记者观看了著名鱼拓大师刘毅的鱼拓制作过程。只见一条鲫鱼嵌在一块泡沫板上,刘毅大师拿起刷子,蘸了颜料后先从鱼背颜色深的地方开始着色,由深到浅、由上到下,按照鱼的颜色逐渐上色。瞧!整条鱼由背部的白色,到鱼鳃附近的橙色,再到鱼肚的白色,尾尖还有一丁点儿的红色。这时,刘毅大师把宣纸盖了上去,小心翼翼地压平,揭开宣纸。哇!一条五彩缤纷的鱼跃然纸上。小记者们“呼”一下挤了过去,无不称奇。
随后小记者们开始自己尝试做鱼拓,这真是看看容易,做做难啊!有的涂得一团黑,有的纸弄破了。做好一看,不得了!有的有头无尾,有的有尾无头。经历了失败,我们就更加佩服这位鱼拓大师了。
小记者们还了解到一幅成功的鱼拓至少价值2000元人民币呢!这鱼拓的价值还真不小。这也是千岛湖鱼的新“吃”法吧!近年来,千岛湖为了延伸渔业产业链,大力发展鱼文化创意产业,传承与发扬鱼拓这一古老的文化艺术,把“吃的鱼”转化成了“文化的鱼”! 闻涛小学405班 钱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