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烹饪》刊发文章--披云山庄:徽州歙味 香韵皖南
全文转载如下:
从合肥乘长途车驶向皖南,离徽菜的发源地越来越近,从长江以北来到长江以南,山峦浮现,竹林静谧,愈见江南的清幽婉约。皖南菜是徽菜的代表,源于古徽州府,即今黄山脚下歙县一带。显赫一时的徽商最初也是从这片土地走出去的,沿着新安江水系东抵淮南,西达滇、黔、关、陇,北至幽燕、辽东,南到闽、粤。徽商的强盛极大地推动了徽菜的发展,而其最原始的味道就源自这群山掩映的青瓦白墙的袅袅炊烟之中。
到达黄山歙县时,已是灯火阑珊,迎接我们的是披云山庄的主人,他们准备了地道的徽府菜。落座后,我们发现餐桌中间有一片青瓦,上面刻着“披云徽府菜1121”,主人介绍说:“披云山庄的对面就是过去歙县徽州府所在,徽州府衙是1121年成立的,就开始有了徽府菜。”徽府菜源于宋徽宗时期,与徽州府官吏和徽商渊源甚深,披云徽府菜选取徽州民间的山珍野味,吸取徽菜工艺精髓,挖掘皖南古村落的风味,承袭传统徽州菜深蒸烹慢炖的技法,并融入徽州文化的风雅韵味。
披云山庄的两位徽府菜传承人章恒来、章小虎皆来自徽州菜的发源地——绩溪,分别担任披云山庄的行政总厨和厨师长。披云徽府菜是由他们一同挖掘研发的。眼前的一桌菜肴是当季的佳品,相对于安徽沿淮菜、沿江菜,这里的菜肴色泽清淡了很多,色彩却更为多样,可见皖南食材的丰富,田园山野的自然气息扑面而来,而在搭配、装盘和器皿上则体现出人文徽州的雅致。
问政贡笋入口脆嫩,回味微甜,徽州咸肉的咸香增进了笋的香味。问政山笋乃笋中极品,据《歙县志》载:“春笋以问政山为冠,红箨白肉,落地即碎。”章师傅介绍说,问政山笋不涩口,无需焯水,直接用咸肉加清水煨制即可,上好的咸肉也是天然的调味剂,笋汤鲜而不寡,醇而不腻,堪称徽菜一绝!
徽州腌鲜鳜又名“徽州臭鳜鱼”,是徽菜最具代表性的菜肴之一,同样源于古徽州。章师傅他们在地下室中专辟出一个“腌臭鳜鱼专间”,专人负责腌制臭鳜鱼。“臭鳜鱼一定要选鲜活鳜鱼,放在木桶中腌制,以重物压在上面,并严格控制温度。”披云山庄的徽州腌鲜鳜在传统的基础上做出改良,不再是整条鳜鱼成盘而上,而是改刀成大块,放在石锅中。自制的臭鳜鱼保证了食材的品质和稳定性,肉质紧实,带有微脆的口感。
深渡包袱饺是徽州家喻户晓的风味小吃。深渡是徽州歙县新安江畔的一个古渡口,徽商大多经此外出。清明时行商多背包袱,带上衣物和盘缠。深渡的饮食摊主仿包袱的形状,制作出这道远行意味的小吃。在座的徽州人小时候都喜欢吃包袱饺,而且那时一般是在特别的日子家里才会做,通常以豆腐、猪肉、笋丁做馅,煮成汤饺吃。眼前这盘放在黑色铁盘中的煎饺,在徽州有些地方称为“锅饺”。对于徽州人来说,包袱饺就是家的味道,鲜嫩香美的饺子有着最为亲和朴质的味道,寄托着远行徽商对家的记忆。
我们边品尝,边了解其中的故事。这时,挑着扁担的古徽州“小摊贩”登场了,他口中介绍徽州毛豆腐,讲述其历史渊源和徽商文化;手下则煎制毛豆腐,做好后,邀请大家一同坐在摊前品尝新鲜煎制的毛豆腐,再加上一段快板。整段表演生动有趣,以文化体验的方式将徽州毛豆腐展示出来,现做现吃的毛豆腐也是烫口味鲜。这位简直可以直接拉去当演员的“小摊贩”并非等闲,而是披云山庄的餐饮文化展示者兼餐饮总监曹向忠。
晚餐时间,我们初步领略了披云山庄呈现的徽府菜风貌。因为行程紧张,晚餐后即开始部分特色菜品的采访拍摄。“小摊贩”摇身一变,换装成风流倜傥的“李白”,这次他带来的是披云山庄的看家菜“太白鱼头”。披云山庄餐饮品牌的打造最初就是从这道“太白鱼头”开始的,选用上级公司杭州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的千岛湖有机鱼头,用民间的“六月黄”(黄豆)做成豆腐脑,加入不同的配料,用当地的水炖制出浓白鲜美的鱼汤。章小虎师傅介绍说,太白鱼汤有三个品种,这道是白汤的,此外还有风味篇和精品篇。相传,唐天宝年间,诗人李白寻访歙县隐士许宣平,结果在练江之畔失之交臂,后人于李白当年饮酒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太白楼,就在披云山庄的旁边。太白鱼头也借李白之名带出这段故事,成就了“到披云,吃太白鱼头”的品牌效应。
披云的品牌从这里起步,但要寻求更大的发展,单靠一道太白鱼头不可能支撑走向连锁,于是披云开始挖掘徽府菜,将当地传统菜肴与歙县最好的原料结合,自主研发,开发出一个系列的披云徽府菜。
披云山庄的对面就是歙县徽州古城,中间隔着一条练江,始建于明弘治年间的太平桥横跨江上,走过桥向左转就有一个菜市场,章师傅准备第二天一早去那里买新鲜的野笋,烹制一道当季的笋菜。第二天早上不到七点,我们与两位章师傅一同从山庄出发,清晨的江面升腾着浓浓的雾气,真的是水雾,不是雾霾,空气中弥散着泥土和山林的清香,对于从北京而来的人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走在太平桥上,对面的人从浓雾中隐隐而来,仿如仙境。大概十几分钟,菜市场到了,依次走了一圈之后,两位章师傅挑选了当地人今天刚刚从山上挖来的野笋,笋是上天对于徽州人的馈赠,章恒来师傅说:“在这里,一年四季都有笋吃,春天有春笋,春末是野笋,比如现在,野笋下市,就到了夏天吃笋鞭(也称鞭笋)的时候,笋鞭一直可以持续到秋天,冬天就吃冬笋。一年四季还有各种干笋。”
回到山庄,两位章师傅用刚刚买来的野笋,做了一道野笋煨咸肉,依旧是简简单单的做法,笋鲜汤清,一派淡然。
从前一天深夜到第二天清晨,两位章师傅、餐饮总监曹先生,还有披云山庄的晏总一直配合陪同我们的采访,让我们领略到皖南徽菜的风韵和徽州歙县的丰富物产。带着对徽州菜的回味和一些思索再次启程,前往黄山屯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