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行走在千岛湖湖畔的保护者和发展者,以淳安人特有的刻苦和坚韧悉心经营。23年来,“千岛湖有机鱼”在他手中逐渐壮大,结出累累硕果。
1985年,何光喜进入浙江水产学院学习;1989年,毕业后进入新安江开发总公司从事捕捞工作。何光喜说:“那时想法很简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淳安这么宽的水面,比土地面积大很多,我就想从事水产工作,没料到从此就和渔业结下不解之缘。”
科班出身,何光喜在从事捕捞过程中,没有忘记渔业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他主动克服困难,解决千岛湖水域鱤鱼危害难题,获县政府科技进步奖。1998年,何光喜主管公司渔业经营和科研工作,率先提出发展有机渔业,开展活捕活运、网箱暂养、冬季捕捞、活鱼长途配送、鱼池暂养等技术研究,解决活鱼入市难题。
长期从事渔业一线工作,何光喜积极倡导“养、管、捕、加、销、研、烹、旅”渔业发展八字方针,形成有机鱼产业链。通过组织实施有机鱼品牌经营战略,淳牌有机鱼先后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中华一绝——千岛湖巨网捕鱼蜚声中外,淳鱼头餐饮引领健康美食风尚。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是何光喜一贯的主张。他坚持开展千岛湖水质监测与资源调查分析,率先提出保水渔业理论,在全省范围推广。在兼任县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首任局长期间,坚持实施以渔护水、以渔名湖、以渔富民三大战略,做好保水渔业、品牌渔业、生态渔业、富民渔业、科技渔业和休闲渔业六篇渔业发展文章,打造中国水库生态渔业发展典范。同时,组织协调各乡镇、部门开展季节性休渔和资源保护工作,创建千岛湖渔业资源的联合保护机制和立体防护体系。
由于工作突出,何光喜获得《鲢鳙鱼活体捕捞、均衡入市》等2项发明专利,合作出版《千岛湖鱼类资源》等书籍,在科技核心期刊发表重要论文5篇,荣获杭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浙江省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杭州市农业优秀科技工作者、杭州市农业科技突出贡献奖,并入选2011年度杭州市“131”第一层次培养人才。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何光喜时刻不忘职责,常常深入基层调研,广泛收集民声民意,精心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向决策者建言献策。“既然是政协委员,自然要恪尽职守,履行职能,方不负百姓期望。”何光喜说。(记者王筱倩)
转载自千岛湖新闻网